遥知兄弟登高处登高是指什么(遥知兄弟登高处少一人是谁)
今天小编岚岚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遥知兄弟登高处登高是指什么,遥知兄弟登高处少一人是谁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2、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3、[注释]1.九月九日: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。
4、2.忆:想念。
5、3.山东: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。
6、4.异乡:他乡、外乡。
7、5.为异客:作他乡的客人。
8、6.逢:遇。
9、7.倍:格外。
10、8.登高: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。
11、9.茱萸(zhū yú ):一种香草。
12、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,据说可以避邪。
13、作者简介:王维(701-761),字摩洁,蒲州(今山西永济县)人。
14、通音乐,工书画。
15、唐代著独在异乡为异客, 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16、遥知兄弟登高处, 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17、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,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。
18、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。
19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、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,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。
20、但千百年来,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,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。
21、这种艺术力量,首先来自它的朴质、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。
22、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。
23、王维家居蒲州(今山西永济),在华山之东,所以题称“忆山东兄弟”。
24、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。
25、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,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,毕竟是举目无亲的“异乡”;而且越是繁华热闹,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。
26、第一句用了一个“独”字,两个“异”字,分量下得很足。
27、对亲人的思念,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,都凝聚在这个“独”字里面。
28、“异乡为异客”,不过说他乡作客,但两个“异”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,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。
29、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,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、人情、语言、生活习惯差别很大,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,会感到一切都陌生、不习惯,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。
30、“异乡”、“异客”,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。
31、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,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,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,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——最常见的是“佳节”——就很容易爆发出来,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。
32、这就是所谓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。
33、佳节,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,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,所以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 就是十分自然的了。
34、这种体验,可以说人人都有,但在王维之前,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。
35、而一经诗人道出,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-
在英语学习过程中,动词的变化规则常常成为许多学习者的拦路虎。今天,我们就来聚焦一个常见的动词——“throw...浏览全文>>
-
在日常语言使用中,“throwing”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将某物抛出或投掷的动作。那么,与其相关的反义词或对应词是...浏览全文>>
-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“咽喉”这个词,它在中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。那么,“咽喉”的具体...浏览全文>>
-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喉咙不适的情况,而“throatache”和“sore throat”这两个词看似相似,但在实...浏览全文>>
-
在英语学习中,基数词和序数词是两个重要的概念。基数词用于表示数量,而序数词则用来表示顺序或排名。今天,...浏览全文>>
-
three卸妆油真假:如何辨别真伪与选购指南在当今的美妆市场中,Three品牌的卸妆油因其温和且高效的清洁能力而...浏览全文>>
-
自古以来,人类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向往。从古代的天文观测到现代的太空探索,中国的航天事业经...浏览全文>>
-
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窗台上时,我便背起书包,踏上了每天的上学之路。这条熟悉的小路,就像一幅流动的画卷...浏览全文>>
-
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独处,享受那份宁静与自在。他们不热衷于聚会、派对或者...浏览全文>>
-
在成长的过程中,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感波动和内心挣扎。其中,关于亲情的思考更是占据了我们情感世界...浏览全文>>